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东极开启渔民画产业化发展全新探索
记者 高原 通讯员 孙翠萍 操红香  2025-11-07 09:15
  

  11月6日上午,“文耀东极·渔海匠心·画映传承”普陀渔民画进民宿展暨传承扶持拍卖会在东极镇庙子湖岛寂禾空间民俗举行。

  本次活动由舟山胡同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东极镇联合主办,区委宣传部进行指导,以展览与拍卖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渔民画走进大众生活,促进海洋文化与民宿空间融合发展,探索渔民画产业化发展的乡村路径。

  现场共展出20余幅渔民画作品,内容涵盖渔民劳作、海洋生态与渔家民俗三大主题,其中6幅作品参与传承扶持拍卖环节。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多家企业负责人参与拍卖,最终6幅作品全部以高出底价近一倍的金额成交。

  据介绍,部分拍卖收益将用于反哺渔民画创作及培训,形成“展示—交易—反哺”的良性循环。 “本次拍卖作品均配有高清图片和详细档案,记录每幅画作背后的创作故事与艺术特色。”东极镇党委委员洪晓庆表示。

  东极镇市级文化特派员高岩认为:“渔民画已实现从个人爱好到群体创作,再到特色产业的成熟发展。未来我们将结合新技术手段,让渔民画更好地传承发展。”

  普陀渔民画于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东极镇已有近900件作品电子存档,约180件作品在全国、省地获奖300余次,60余件作品被国家、省地美术机构收藏,里斯本丸主题创作更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应只停留在橱窗展览的静态呈现,更要主动走进市场、融入生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助力非遗项目活下去、传承好、发展优。”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极作为省级人文乡村,此次举办渔民画相关活动,是推动产业化的一次极具意义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我区始终积极探索渔民画产业化发展的多元路径,从文创衍生品的创意开发、文博展会的全方位宣推、作品版权的规范登记与交易,到如今创新推出的“进民宿”社会化拍卖模式,渔民画产业化的边界不断拓宽,市场认可度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除东极之外,今年我区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白沙、展茅等多地搭建专业化的渔民画文创展示交易平台,形成“多点发力、全域联动”的非遗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下一步,我区将深度整合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渔民画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联动,构建从创作、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化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张雯雯   责任编辑: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