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虾峙靠前服务破难题 以“三勤”之力提速重大项目建设
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陆峥翔  2025-10-16 09:04
  

  “很多时候,打10个电话不如面对面交流一次来的效果好,对我们来说,‘勤跑’就是最有效的方式。”虾峙镇临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戚文斌深有感触。作为该镇金钵盂不锈钢冷轧项目的服务专班负责人,他的这句话道出了推进重大项目背后的实干逻辑。

  从跨海协调危化品运输,到翻山越岭解决海岛送电难题,虾峙镇用脚步丈量项目进度,以“勤跑、勤问、勤思”全力攻坚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东白莲油品储运扩建、金钵盂不锈钢冷轧、中奥宏达地下水封洞库等四个重大项目。这些总投资达103亿元的工程正全面提速增效,今年1至9月已完成固投12亿元,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在金钵盂项目投产前夕,企业曾面临危化品上岛的运输难题。戚文斌回忆道:“当时若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投产进度。我们协助企业修改的运输方案不知改了多少稿,并在区领导支持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终于打通各个环节。”面对6类无法通过白峰码头海运的危化品,他和项目服务专班成员带着企业对接多家码头业主单位,协同交通运输、交警、海事等部门专项制定押运预案,最终以“陆上押运+海运”结合的方式,顺利化解了运输难题。

  用电问题同样是金钵盂项目推进中的一大挑战。为确保该项目顺利投产,配套的35千伏输变电工程需跨越4个无居民海岛,审批环节多、要求严。虾峙镇服务专班成员不怕跑腿,先后赴资源规划、发改等部门沟通10余次,并在相关领导带领下4次赴省级主管部门专题汇报,最终成功实现送电上岛,为项目建成投用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们每周多次往返相关区属部门,盯紧土地、用海、环评等环节,尽快打通每一个小堵点。”戚文斌介绍,项目服务专班坚持“每周跟进、半月会商、月度汇报”机制,实施清单化、节点化管理,确保问题不积压、进度不延迟。

  在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项目推进中,服务专班通过“勤问”,与企业保持不间断沟通,快速解决岸线置换、产能保障、光缆移位等系列问题,扫清推进障碍。而在资源保障方面,专班积极向上争取,最终在区里和上级部门支持下,有效解决了西白莲、金钵盂等项目的用地需求。

  “我们既不硬上蛮干,也不放任不管,而是以‘勤思’出巧劲,破解难题。”虾峙镇党委副书记马浩杰说。去年10月,金钵盂不锈钢冷轧项目进入设备调试关键阶段,日用水需求最高达2000吨。为此,虾峙镇创新采用移动式海水淡化设备,配合3座总蓄水量3000吨的蓄水设施,顺利保障调试期间的用水,展现出灵活务实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危化品运输到跨海送电,从临时用水到土地保障,虾峙镇在一次次攻坚中积累经验,在一步步勤跑中推进落实,正以坚实的步伐,书写着重大项目建设的奋进篇章。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王挺雷   责任编辑: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