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
我区加快船舶修造业提能升级
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邵华波  2023-06-14 14:34
  

  近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首次以高压水切割技术代替热工切割方式,为5610TEU集装箱船“冠春”轮完成油舱舱壁工艺孔开设。“油舱清油是高危作业项目,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传统的清油作业依靠人工运送,工作效率较低,高压水切割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清油效率,大幅降低安全风险。”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这是我区大力推进绿色修船工艺技术改造的缩影。今年来,我区深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突出数字赋能和绿色引领,在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分类提升、精准服务上加码加力,多措并举鼓励船企抢抓国际市场订单,助力修造船业实现强势复苏。今年1至4月,全区船舶修造业实现出口26.38亿元,同比增长85.62%。

  强化顶层设计

  锻造绿色修船样板

  “聚焦绿色修船样板打造,重点要在行业方向、标准体系、配套政策等方面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结合《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事项,制定任务清单、项目清单等“两张清单”,统筹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引导重点企业向绿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化发展,建立了绿色工程规划、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等七类组别标准体系,通过对标达标,促进企业生产过程向绿色化、集成化、智能化转变。

  同时,我区还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对企业自主或联合研发制造绿色修船装备,按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绿色修船装备及其他辅助装备市外销售额给予3%补助”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修船发展。

  推进技术创新

  打造行业一流品牌

  我区通过组织现场交流、专家诊断指导、企业试点示范等方式,全面推进超高压水除锈、自动化焊接、废水回收利用等绿色修船技术研发应用。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自行研发超高压水除锈设备,并引进废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推进污水处理设备更新换代,工作效率提高20%,有效减少污水排放,同时相关施工人数减少10%,效益增加25%。

  除了绿色修船工艺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也是绿色修船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以利润再投资的方式,投资3033万美元,实施绿色修船装备制造技改项目,逐步推进绿色修船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船坞勇士”“船坞蓝鲸”等全套绿色坞修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打开国内外市场,预计全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此外,我区创新5G融合应用,率先搭建‘5G+AR远程质检’平台,通过AR眼镜等现场终端设备实时‘远程会诊’,与前端作业工人进行远程交流、检验和指导。”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区还积极推广船舶修造管理系统应用,在重点企业实现了维修项目管理、项目进度跟踪、无动力船舶防台等7大功能集成,大力推进“5G+”数字化修船。

  聚焦精准服务

  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围绕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区举办了多届国际绿色修船论坛、修船企业“斯佩克”峰会、绿色修船现场会,以此打造企业交流合作载体。已建立了普陀区船舶修造行业协会,并计划成立绿色修造船产业战略联盟,加快形成立体、多维、广域的综合性全闭环本地产业链,全力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联、合作共赢。

  针对部分船企存在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等问题,职能部门在船企出口信保、物流等方面,加大服务探索力度,全力保障船舶制造企业保订单、拓市场,鼓励船企“走出去,引进来”。同时,以多部门联动形式,组建企业“网格化”零距离服务队,明确政企直接联系人,开展个性化调研服务,确保“有事找专人、专人办专事”。现已解决问题68个,如船舶企业外籍人士入境快捷通道申报、在舟外国专家资源共享等焦点事宜。

  为完善产业配套服务,我区引进世界500强德国MAN、瑞士ABB等国际巨头,设立区域维修服务中心,服务全市船舶修理企业,并辐射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引进麦哲伦油污泥处理项目,为船舶企业的固废处理提供服务,加快产业链的补链进程。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