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108号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专业,身体不舒服时总能及时帮我缓解,住在这里很安心。”日前,区护理中心疗养病房内,92岁的孙阿婆接过配送的午餐,语气中满是踏实。作为我区织密安宁疗护服务网、推进“同心护‘宁’”行动的重要载体,这家全新升级的护理中心投用不久,便已成为不少失能、重病老人的安心港湾。
区护理中心设有安宁疗护区与疗养区,共配置20张病床,并建设了活动区、康养功能区等一系列配套空间。“安宁疗护病房主要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专业、温馨的照护服务,以提升生命质量、缓解不适为主要目标。”区护理中心、区中医门诊部主任程荣介绍。
近年来,我区立足海岛实际,将安宁疗护纳入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工程,从政策、资源、人才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服务能力全面升级。今年,我区进一步启动“同心护‘宁’”行动,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向均衡化、普惠化、可及化迈进。
区护理中心的启用,是我区安宁疗护工作“连点成网”的生动缩影。据了解,今年我区编制完成了《安宁疗护服务清单》《服务流程图》及积分折算标准,实现服务有标准、操作有流程、补助有依据。
在规范化政策引领下,我区积极布局安宁疗护服务网点。除区护理中心外,普陀医院已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桃花镇中心卫生院被培育为居家安宁疗护实践基地。目前,全区10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以居家服务为核心的安宁疗护工作,实现“乡镇全覆盖、基层有站点”,织就一张覆盖海岛的安宁疗护服务网。
“考虑到多数海岛老人希望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的意愿,我们在全省率先推出‘互联网+安宁疗护’服务,并持续深化服务内容,通过舒适化照护,缓解老人的身体、精神和心理痛苦,提升生命质量。”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方协同也为“同心护‘宁’”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区慈善总会专项设立“同心护‘宁’”项目,安排10万元经费用于关爱服务;区护理中心开通24小时安宁疗护服务热线,承接全区服务接单与派单;区司法局法律服务热线、区民政局“身后一件事”热线同步联动,及时回应群众法律咨询与身后事务办理需求,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提供安宁疗护服务210例,其中住院照护103例、居家照护107例,患者家属满意度超过95%。
“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让群众少跑腿、更省心。”围绕这一目标,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整合医疗、社区、志愿者团体等多方资源,深化具有海岛特色的“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推动服务更加精准“对味”,让安宁疗护的温暖,真正浸润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