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108号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多亏了这些小伙子提供的免费送气上门服务,让我们省了不少心!”日前,在虾峙镇,燃气配送员郝光均将居民顾爱仙预定的燃气瓶送进家门,仔细安装调试完毕。老人望着配送员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在本岛的展茅街道沙井村,另一幅场景同样令人动容。村民余舟宏望着家门口正在铺设的地下燃气管道,内心充满了期待:“老早就盼着煤气管道能通到我们村,让我们这些农村老房子也可以用上干净安全的天然气。”
虾峙镇的送气上门与沙井村的管道铺设,共同勾勒出我区破解海岛城乡供气难题的生动图景。过去,受地理环境、运输成本、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部分偏远乡村和海岛长期面临“供气不稳、配送价高、服务难达”等难题。如今,随着管网延伸、配送优化、服务升级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一幅“一气呵成”的海岛城乡供气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让余舟宏心心念念的,是我区正在大力推进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为了推动燃气管网向偏远农村深度延伸,实现全域城乡燃气一体化,今年以来,我区先后在南岙、芦花以及展茅部分区域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累计铺设天然气管道14.3公里。其中,沙井村天然气管道全覆盖工程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工,届时将彻底改变村民依赖瓶装燃气的历史。
“除了日常使用更方便,据村里介绍,管道天然气开通后的价格,预计将比我们现在用的瓶装燃气便宜一半以上。”余舟宏向记者转述了他了解到的信息。
据悉,目前本岛城区天然气管道覆盖率达到94%,得益于稳定完善的管网,城区居民已基本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用气。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低保、特困等困难家庭,全区已有450户享受到各类优惠用气政策。
在未通管道的海岛,一场配送服务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以前家里煤气用完了,都要托人帮忙,或花钱请人送。现在一个电话就能免费送上门,价格还更实惠了。”顾爱仙老人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海岛居民的心声。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偏远海岛用气难题,我区积极引入专业燃气公司,先后开通了14条岛际运输航线,大力推进海岛燃气场站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改建了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站,形成了“主干通达、末梢覆盖”的网络格局。以虾峙镇为例,全岛每月燃气瓶需求量在1100瓶左右,燃气企业先将燃气瓶从本岛集中运送到岛上场站,再由持证配送员根据居民需求“点对点”配送上门。
为了让海岛群众用得上气、用得起气,我区还实施了“运输补贴+终端补助”双重政策,对海岛用户按每瓶25元标准实报实补,共计发放补贴597万元,将海岛与城区瓶装燃气供应价差控制在10元以内。
在普陀蓝焰液化气配送中心,每只燃气瓶瓶身上都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它如同一张“电子身份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清楚掌握燃气瓶的生产日期、检验记录等关键信息。“目前全区8.2万余个燃气瓶都被赋予了专属‘电子身份证’,每次充装都会被系统记录,报废后也能被精准定位,从而有效提升了燃气安全保障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化手段也延伸至燃气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层面。近年来,我区在燃气储存、配送、使用等全流程,积极引入数字技术,不断提升群众用气体验。在配送环节,我区推出线上订气、预约配送等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指尖一点、燃气到家”的便捷体验;在用气安全方面,我区为1980户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障人群免费安装智能报警器;针对渔业生产需求,我区还对1500余艘渔船实施瓶装燃气配送与监管的闭环管控,全方位筑牢用气安全防线。
据悉,我区将持续深化燃气供应体系建设,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六横LNG接收站等重大气源项目稳步推进,全面提升供气保障能力,为海岛城乡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