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108号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几个月过去了,王贤战偶尔还会在夜里想起那个下午。泳池边刺眼的阳光、嘈杂的呼喊,以及为那小小的身体实施心肺复苏的经历……这些片段,总在不经意间浮现。对他而言,那不仅是短短几分钟的救援,更是一段关于生命、责任与本能选择的深刻记忆。
今年7月12日的午后,正在休假的舟山普陀交旅集团环岛客运公司船员王贤战与家人在泳池边休息。一阵慌乱的哭喊声突然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一名溺水幼童面色青紫、双目紧闭,另一个小男孩正用稚嫩的双手为其按压胸部,却毫无作用。“我是船员,学过急救!让我来!”王贤战一个箭步冲上前,迅速检查孩子的状况:瞳孔散大、胸廓无起伏,已失去意识。
时间就是生命。他立即跪地,双手交叠,用规范的手法进行胸外按压,并清理孩子口鼻中的异物,保持气道通畅。“30次按压后,我做了两次人工呼吸,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快,再快一点。”他回忆道。随着孩子嘴角溢出一小股水流,胸廓终于出现了微弱的起伏,苍白的脸颊也渐渐恢复血色。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孩子已恢复了自主呼吸,随后被送往医院,脱离了生命危险。
“那一晚,我几乎没怎么睡,反复回想每一个动作,生怕哪里做得不够好。”王贤战语气平静,眼神却格外认真。他的善举直到8月初才被众人知晓——获救孩子的家人经多方打听,将一面写有“危难时刻伸援手救命之恩永铭记”的锦旗送到了王贤战的单位,这段不为人知的救援故事,才得以浮出水面。
规范的动作、精准的节奏,王贤战在救援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离不开他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经历,也离不开所在单位系统化的应急培训。他把每一次日常演练中的按压和呼吸技巧,都转化成了肌肉记忆。“公司常说,‘安全是1,其他是0’,这次我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他轻声说道。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换做任何一个学过急救的人,都会这么做。”面对赞誉,王贤战的话语谦逊而朴实。而这份于平凡处显现的担当,于无声处流露的善意,恰恰汇聚成了照亮他人的光芒,诠释了“好人”二字最本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