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今天的废弃蟹壳都处理好了吧?这事一天都不能耽误。”一家水产企业内,沈家门街道经济贸易发展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乐平君一边快步走向生产车间,一边向身旁的企业负责人叮嘱,这已是他近期第三次来到该企业。曾分管经贸工作的乐平君,虽已退出实职岗位,仍奔走于辖区企业之间,被大家亲切称为“暖心人”和“实干家”。
为进一步盘活干部人才资源,发挥退实职干部经验优势,我区不断深化“企业服务专员”机制,通过选派退实职领导岗位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开展驻企服务工作,助力解决企业用地、项目审批等难题。
熟悉乐平君的人都知道,这位被企业称为“老乐”的干部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至少花一半时间深入一线。他能准确叫出每家企业负责人的名字,甚至清楚记得企业最近遇到的难题。
八月的一个午后,老乐刚踏进金星水产加工车间,就察觉异常。空气中的海鲜味比往常浓烈许多。“这几天蟹壳清运是不是遇到了困难?”他直截了当地问。原来,眼下正值螃蟹捕捞旺季,企业每日产生的废弃蟹壳激增,处理难、成本高、环保压力大,清运成了棘手问题。
老乐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工作手册仔细记录。随后几天,他跑遍海洋生物园区相关企业,统计日产量、了解运输瓶颈、摸排处理需求。手册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建议,最终汇成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
“不能让企业为这种事发愁。”老乐迅速联系运输和处理单位,牵头建立“每日清运、定点处理、价格监控”新机制。短短几天,困扰企业多时的“季节性烦恼”迎刃而解。“要不是老乐上门,我们都没想到问题能这么顺利解决。”金星水产负责人感慨道。
老乐的工作手册上,还记录着更多企业的急难愁盼。其中最让他挂心的,是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的“未来船舶绿色智能运维示范基地”申报项目。当企业相关负责人首次前来咨询时,老乐立即意识到这不仅关乎企业转型升级,更是区域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当天他就赶赴现场勘察。
项目用地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由于涉及原宁波某企业地块,多方利益交织,相关工作陷入僵局。老乐主动请缨,接下来两个月,他上门与对方企业负责人沟通十多次,时而解读政策,时而倾听想法。最后一次洽谈时,对方负责人握着他的手说:“平君同志,我们是被您的诚意打动的。”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项目审批需多部门审核,常规流程耗时较长。老乐创新采用并联申报、预审预评等方式,白天协调部门,晚上与企业共同准备材料。那段时间,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灯至深夜。
今年四月底,他作为政府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环评会;五月初,协助企业提交岸线申请;海域使用论证和施工许可预审也同步推进。最终,审批周期压缩40%以上,项目提前一个多月开工。“老乐办的不仅是手续,更是效率和信心。”该项目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在老乐看来,服务企业不仅要解决眼前困难,更要为其长远发展谋划。他是出了名的“政策通”,什么政策都了然于胸。今年以来,他已帮助17家企业申请到以旧换新商户资格,累计为企业减负5000余万元,真正让政策从“白纸黑字”变为“真金白银”。
夜幕降临,老乐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桌面上那本工作手册记录着第二天待访的企业和待办的事项。于他而言,服务企业永远是“进行时”,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新征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