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赶海弄潮正当时——普陀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蹄疾步稳
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贝宣毅 范佳佳  2025-09-18 08:42
  

  近日,我区精心制定的《普陀区航运服务集聚区专项支持政策》正式发布。该政策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提出17条核心举措,以真金白银的扶持和清晰的政策导向,为各类航运服务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注入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我区紧抓省级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契机,持续深耕航运服务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1至8月,航运服务集聚区实现总营收33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4%;海事服务总产出18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0%;船舶维修产值88.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8%;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达196万吨,占全市45%,结算量500万吨,占全国40%。

  绘就蓝图

  政策引领“向海图强”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局。建设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离不开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我区自年初成功通过省级航运服务集聚区评审后,便将顶层设计作为“先手棋”,以政策为笔、机制为墨,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

  《普陀区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以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为核心,以“一总部三基地”建设为载体,聚焦船舶修造、船舶供应、船舶运输等重点领域,突破高端航运金融服务,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特色亮点和标志性成果,实现航运服务能级整体跃升。

  该建设方案立足本地产业根基。我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汇处,坐拥2条国际航道和6条国际海运航线,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全国最大的船用燃料油供应港,保税船燃供应船舶数量占全市一半;化学品船运力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江海直达运力占全市四成……雄厚的产业基础,为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我区创新建立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快制定《专项支持政策》,配套形成《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初稿,预计11月底前兑现省补及区级配套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招引落地

  筑牢产业“四梁八柱”

  在科学顶层设计和有力政策护航下,我区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热潮涌动。前三季度,项目招引硕果累累,工程建设全速推进,处处展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蓬勃气象。

  招商引资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今年8月,我区提前完成全年招引30家海事服务企业的目标,实际落地33家。新引进企业含“金”量十足:中威国际海运投资20亿元新建8艘LNG动力甲板运输船,首艘1.6万载重吨船舶已开工,年底投运后将填补普陀无甲板运输船的空白;浙江鑫洋海运投资3亿元新建2700标箱集装箱船,进一步壮大集装箱船队规模;浙江普兴海运投资2.8亿元新建2艘5.7万吨散货船,预计年底开建,优化干散货船型结构……这些重磅项目的落地,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运力结构和产业能级的优化提升。

  项目招引“拔节生长”,平台建设“夯基垒台”。国际虾峙门中国(普陀)航运服务产业园发展定位日益清晰,已入驻企业25家,涵盖运营、维修、供应、运输及船员管理等业态,引进上海航运促进会、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功能机构与院校,机修车间与物料仓库入驻率分别达60%和50%。

  今年7月,产业园成功增设小干园区,挂牌成立普陀公共保税仓储物流园区,形成“一产业园两功能区”联动发展新布局,产业承载空间和功能得到极大拓展。

  重点工程项目“快马加鞭”:总投资6.87亿元的东白莲岛油品储运扩建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全力推进10月底验收投运目标;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中远海运船坞、码头工程投资完成率超预期;条帚门航道扩建工程完成年度投资;华泰石油东白莲岛油品储运工程、万邦重工绿色智能运维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为集聚区打造了强健“筋骨”,奠定了未来发展硬核支撑。

  创新驱动

  实现多领域“首单首创”

  9月2日,全省首套船用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龙山船厂完成安装。该装置可高效捕获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液态,为后续液态二氧化碳(LCO2)卸放业务提供硬件支撑,也为探索全球首单船对船LCO2锚地卸放业务奠定基础。

  这一“全省首套”的突破,是我区在航运绿色转型赛道上“抢跑争先”的缩影。今年来,我区在多个领域实现全国、全省“首单”“首例”“首批”突破,持续擦亮“普陀航运服务”金字招牌——

  全国首个新能源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模拟培训平台V1.0”成功发布,填补国内船用甲醇燃料加注供给模拟培训的技术空白;率先完成离岛油品样品无人机送检;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成功入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成为浙江省船舶修造领域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入选全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正争取开辟“东白莲—六横”海事服务无人机专线;完成全国首单“先供船后报关”保税润滑油供船业务;《创新构建海事服务产业法治保障体系》案例入选浙江省2025年首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为国际海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普陀经验”;普陀马峙锚地具备“燃料油+物料”两舷同步供应能力;加快推进全国首个内贸化学品景气度指数、全球首个国际航行船舶修理普陀价格指数编制,计划今年四季度发布……

  从顶层设计的蓝图规划,到项目建设的千帆竞发,再到创新领域的“首单首创”,普陀航运服务集聚区正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面向四季度,我区已确立更高目标:年底前,计划完成航运服务集聚区总营收超500亿元,主导产业占比超83%;培育主导产业规上企业5家,推动区域内就业人数增长5%以上;新增省级航运服务领军企业1家;实现保税燃料加注和结算规模分别达300万吨、800万吨,船舶维修产值突破100亿元,海事服务总产出达300亿元。

  普陀,已把舵定向,未来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举措,不断推动省级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王挺雷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