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从“有园上”到“上好园”
记者 缪珊珊 通讯员 陈彦羽  2025-08-15 09:31
  

  即将于9月开园的蓝海幼儿园以“海洋+科技”为特色,打造沉浸式“数智未来”课程;新近完成“民转公”的小荧星幼儿园优化管理模式、增设晚托服务……这些创新实践,正是普陀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注脚。

  8月13日,我区就2025年学前教育资源扩充与质量提升优质均衡工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普陀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发展目标,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优化布局结构、提升保教质量等举措,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

  “普陀始终坚持资源扩充与质量提升双轨并行的发展策略,全力推进‘幼有优育’目标实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斌介绍,近年来我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扩大公办幼儿园供给。2023年以来,城区已新建12班规模以上公办园3所,完成1所民办园转为公办园,新增优质学位1200个,实现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全覆盖;通过整合提升,撤并薄弱民办园3所,全区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100%。预计到2025年9月,我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将提升至83.5%,托育服务区覆盖率达100%。

  在提升办园质量方面,我区坚持以评促建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区已有10所省一级幼儿园和4所现代化幼儿园,学前教育逐步实现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去年,我区已创建成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又成功入选“省级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省级托育教育改革一体化试验区”,充分彰显了普陀学前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王斌表示,普陀学前教育既要解决“入园难”,更要聚焦“入园好”目标,这需要在关键环节统筹发力,全方位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区教育局着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师队伍,通过夯实“领雁工程”,推行教研员“下水课”制度;启动“塔尖工程”,以三年培养为周期,对70余名教师开展业务、行政管理多角度培养;推动“卓越工程”,组织名优教师高研班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提升;实施“青蓝工程”,完善“3+1”新教师培训模式,驱动新教师快速入行。

  此外,我区以重点项目为引领,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内涵建设。全面实施高品质科学活动项目,构建符合幼儿兴趣的科学活动课程体系,整体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活动有效衔接,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发科学课程。同时,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以托育研究指导中心为引领,探索托幼一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据介绍,我区将继续把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以“优质均衡、普惠共享”为目标,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向“优”持续迈进。“普陀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训,深化课程改革,为海岛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王斌说。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张雯雯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