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文化赋能发展 思想凝聚力量
记者 王若琦 杨叶梅 徐丽佳  2025-08-12 09:30
  

  连日来,沈家门、东港、展茅三个街道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专题片中的思想精髓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为普陀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在沈家门街道,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以来,街道立足渔港文化特色,创新推出“镜绘渔港千年”渔港印象展,通过艺术创作展现渔港的悠久历史;举办“渔家阿嫂”健身舞大赛,吸引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开设“礼堂伙伴·民星课堂”,提供戏曲、手工等各类培训课程。同时,鳌鱼广场、白牛广场以及幸福汇·沈家门街道民生服务综合体等场所,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空间。

  “专题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沈家门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杨睦易表示,接下来,将紧扣街道特色,大力推进千年渔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并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沈家门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东港街道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扩大文化服务供给,培育现代文化产业,弘扬时代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基层文化软实力。今年以来,街道先后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队伍,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各类文艺活动,出台东港乡村文旅产业扶持政策,盘活塘头集体房屋,开展志愿服务、科普教育、展览讲座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惠及群众万余人。

  街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立足自身岗位,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主动投身文化服务一线,倾听群众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精准度。同时,以文化为纽带,加强与群众沟通联系,凝聚发展合力,为提升街道文化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影片中提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强调‘文化是根,文化是魂’,这对我们极具指导意义。”展茅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吴丹霞表示,近年来,展茅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恢复传统农事节庆,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梳理展茅的乡土文化和船模制作、渔绳结等非遗技艺,建设乡村记忆馆,让文化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软实力”。

  展茅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滕忠平表示,展茅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专题片中提到的“党建引领文化发展”令他倍受启发,“我们将继续挖掘本地红色故事,打造红色研学路线,推动党员带头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比如组建乡音宣讲团,用方言宣传党的政策,让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虞海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