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多年来,区政协委员、普陀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文娜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积极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和急救知识普及,为提升海岛医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办公室到住院病房,只有短短一段路,王文娜却有点“寸步难行”。日前,记者采访王文娜时,不时有患者前来向其询问病情或是确认手术时间。面对这些“非正式问诊”,王文娜都用心倾听诉求,给出意见建议。“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坐诊台。”王文娜说。
立说立行。去年,王文娜把“坐诊台”搬到了更多海岛乡村,向更多群众科普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提升全社会预防能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这一切,来自于她在治病救人时的遗憾和不甘。“近年来,我区发生猝死的人群中不少是心脑血管相关病症引起的。”王文娜告诉记者,冷冰冰的数字,是本可挽回的生命,也反映了社会面对身体信号的忽视,以及对各类急救知识的缺乏。作为常年与死亡战斗在一线的心内科医生,王文娜极力想改善这种现状。
对于胸痛患者来说,尽早开通救治通道,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普陀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同时与医共体单位组建了“普陀胸痛联盟”,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追踪问题。在需要送至普陀医院急救时,也通过联盟迅速开启绿色通道,让患者能快速转移。
作为救治的“最后一棒”,王文娜深感责任重大。近些年,她着力做好心内科梯队建设,为年轻医生传授经验、指导实践,已经有不少生力军可以独当一面,“去年我们医院接手了95例心梗病患,救治成功率非常高,达到98%。”
在胸痛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王文娜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海平面。去年,王文娜向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让急救知识进校园的意见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在全年关注建议办理进展之余,王文娜奔赴各个小岛,为岛上的老年人义诊看病、宣传科普。“去年走了不少地方,虾峙、六横、桃花、登步、蚂蚁,有些小岛比较偏远,老年人较多,我用方言讲,老年人比较有共鸣,也听得进去。”王文娜说,一场义诊、一次讲座并不能很快见到效果,但她相信,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可以一点点攻克预防知识普及不到位的地方,提醒大家更加警惕,出现相关病症时及时就诊。
转眼又是一年区两会,王文娜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今年想去更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给大家‘扫扫盲’。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预防的哨声响得更早更亮,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进一步减少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