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区自贸事务中心积极行动——重点建设产业物流城市三大枢纽
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张伊芮  2024-12-04 11:40
  

  日前,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舟山。《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作为浙江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落地,为我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目前,相关部门已整装待发,积极梳理目标任务,加快形成工作清单,配套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为国家战略在普陀更好落地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新征程,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重要节点。中心也将以创新破局、以实干笃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快释放政策红利。”日前,区自贸事务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宋亚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建设方案》赋予的目标定位和任务要求,结合普陀片区的资源禀赋、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区自贸事务中心因地制宜开展了系统谋划,加紧编制本地化的专项行动方案,将重点推动产业枢纽、物流枢纽、城市枢纽三大枢纽建设。

  围绕产业枢纽打造,普陀将谋划招引综合能源、新能源材料、CCUS技术应用等重大战略项目,加快推进LNG接收站、青山不锈钢冷轧、东白莲油品储运等重点项目建设,瞄准总部经济、服务经济、科创经济,大力构建“楼宇+基金+链主”模式,充分利用“不落地购汇”“锚地航修试点”“国际液散危险品航运运输审批权下放”等改革赋权,持续提升大宗商品储运规模,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结合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普陀将着力打造以流通效率为核心的物流枢纽,高水平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提升江海联运船队规模,探索锚地“建、管、用”一体化机制,培育油化运输等领域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引进油品仓储、贸易、运输、供应等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生物燃料油、LNG、甲醇以及氨燃料加注业务,不断做大做强船舶供应市场,增强综合运输能力。普陀还将以枢纽建设赋能城市提能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试验田”功能,持续探索优势产业指数体系,制定、提升绿色修船、绿色船燃等重点行业标准,加快建设口岸营商环境最优区,以服务“延链”增值化改革,以人才“强链”创新生态圈,以数字“赋链”新质创新力。

  宋亚腾表示,未来,区自贸事务中心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贸区建设牵头统筹作用,会同相关部门、企业同向发力,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关键环节,全力做好战略承接、政策承接,重点在期现结合、营商环境优化、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普陀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