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共同富裕最大前提
□韩保江 来源:浙江日报 2022-10-21 09: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就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明确战略部署,提出到203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报告提出的这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离不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兴国之要和最大前提。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有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是要千方百计挖掘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确保经济中高速增长,不断“做大蛋糕”,进而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确保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上有一些人说,目前贫富差距是主要矛盾,因此‘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主张分配优先于发展。这种说法不符合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八大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为了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不要发展了,也不是要搞杀富济贫式的再分配。”

  其次,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动摇,确保公有财产权不可侵犯和非公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激情,进而不断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在当今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进而“切好分好蛋糕”。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加快完善功能性分配,一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尤其要探索建立与生活费用提高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维护劳动者的最基本权益;另一方面,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再分配领域,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第三次分配领域,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此,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四,要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促进城乡和各地区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必须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地区发展差距也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因。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第五,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公共产品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要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转自《浙江日报》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