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登步岛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首批试养对虾起网 清洁发电与生态养殖“两不误”
记者 陈跃 通讯员 刘运武  2025-09-03 08:39
  

  记者 陈跃 摄

  近日,登步岛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一期迎来首批试养对虾起网。几艘养殖小船在鱼塘间来往穿梭,工人驾着小船沿光伏板间的阴影水道缓缓前行,收起网笼(见图)。随着渔网浮出水面,网眼中青褐色的对虾活蹦乱跳,不时溅起水花——这不仅是一次收获,更是对该项目“渔光互补”创新模式实际成效的重要检验。

  “这一网收获不错。”负责养殖作业的技术人员表示,“这批虾才养了三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个头已经挺大。今天一个网笼就收了约30斤,如果多养一段时间,产量还能再往上走。”同在现场的收购商张秀彬补充道:“这批对虾的品质达到了预期,我们将把首批收购的对虾迅速发往市场。”

  据悉,登步岛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由舟山龙源雄亚新能源有限公司总体负责运营,项目一期总占地1100亩,共有33口养殖塘。该公司通过专业化养殖团队开展具体养殖作业,首批试养投放了40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和8万尾青蟹苗。

  该项目一期采用22.5米超大跨度光伏支架,其宽度是传统渔光互补支架的三倍以上。“这种设计可充分保障养殖作业所需空间,又能为水面提供大面积遮阳,起到降温作用。”舟山龙源雄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东升介绍,通过引入高经济价值的海产品进行养殖,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项目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该项目还引入了数字化养殖系统,通过多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塘内水温、溶氧量、盐度等关键水质指标,并实现数据远程反馈。“通过水体监测与生物监测相结合,养殖团队能够依托数据及时作出调控,从而提升养殖效益。”陈东升说。

  在生态养殖稳步推进的同时,该项目的清洁发电效益也已同步显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互补模式,实现了空间复用,让清洁电力生产与绿色生态养殖协同发展。项目方通过滚动施工、分批并网的建设模式,已于去年10月实现一期全容量并网发电。“从今年1月至今,发电量已达7000万千瓦时,预计全年发电量可达9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1万吨。

  “我们充分利用养殖塘上方的空间资源进行发电,相当于在不新增用地,又不影响水面养殖的情况下,叠加了发电功能。”陈东升介绍,由于今年养殖周期较短,项目目前采取低密度养殖模式,下一步将系统总结首批养殖经验,计划于明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持续优化“渔光互补”运营效率。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陈发强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