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渔绳在非遗传承人指尖翻飞,墨香随民间书法家的笔锋流转,歌声伴着文艺爱好者的舞步飞扬……随着普陀区“礼堂伙伴·民星课堂”在各地文化礼堂陆续开讲,越来越多的乡土能人从民间“民星”变身讲堂“明星”。渔民画、烘焙等技能通过这一平台焕发活力,成为受村民欢迎的“人气课程”。
近日,六横镇积峙村文化礼堂内歌声嘹亮。60位村民齐聚一堂,在声乐老师丁和平的指导下,从基础音符学起,逐句揣摩歌曲的情感表达。丁和平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先让村民熟悉旋律节奏,再深入讲解歌词内涵,课堂气氛热烈。
“我们原计划30人参加,结果来了近60位学员。”积峙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介绍,学员年龄跨度从40岁到75岁,大家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场景在普陀各文化礼堂已成常态,村民们通过黑板报、老年协会等多种渠道获知课程信息后,踊跃报名。
“礼堂伙伴·民星课堂”是我区2025年文化礼堂建设的创新实践。该项目立足渔农村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和返乡创业青年等本土人才资源,着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队伍。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全区重点打造20个示范课堂,计划开展理论宣讲、技艺传承、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300余场。
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文化礼堂工作机制,构建“礼堂伙伴”共建共享体系,迭代升级“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品牌、“礼堂伙伴·惠民集市”公益活动品牌、“礼堂伙伴·民星课堂”人才培育品牌,不断激活文化礼堂发展潜力,使之真正成为渔农村的文化地标和村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