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妙笔绘就海岛新“枫”景——我区持续纵深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纪实
记 者 陈璐瑶 通讯员 陈戚波 李羽  2024-09-12 08:38
  

  近日,4艘普陀捕蟹船因拖欠船员薪资产生劳务纠纷,涉案人员共计36人。区社会治理中心依托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模式优势,成功推动有关人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每艘船的平均调处时间仅4至5天。

  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从“碎片化”到“一条龙”服务……作为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的样板地,2017年,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创新设立,整合25个群众矛盾纠纷化解诉求最多的部门入驻,构建了“网格—社区—乡镇—区”四级联动体系,形成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普陀模式”。据统计,2018年1月至2024年8月底,区社会治理中心累计解决各类诉求56.65万件,按时结办率100%。

  (一)

  作为全省海岛最多的县区,普陀发展优势在海、潜力在海,管理难度也在海。近些年,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治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海上安全治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基于此,2023年底,区海上融治理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由区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宁波海事法院、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和区社会治理中心共同打造,通过融合海上治理部门资源,吸纳海事法院实体入驻,搭建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海事商事争端多元化解决平台,实现“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化解在海上”的善治目标。

  “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运用‘调解在前,诉讼兜底’模式推进海上诉源治理,可受理的案件范围更广了。”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设有海上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中心、数智管控中心三个大厅,聚合了渔业突出问题前端治理、涉渔纠纷调解、共享法庭服务等功能,有力推动社会治理陆上“普陀模式”向近海、远洋不断延伸。

  “目前,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还设立了行业协会工作室,引入海运、修造船、远洋、油品等涉海行业协会,建立纠纷联调、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机制。通过专家资源指导涉海矛盾研判化解,融合法律资源,全区11家律师事务所与14家商会签约结对,实现律所服务商会100%覆盖。”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区海上融治理中心运行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海上矛盾纠纷255起,涉及总金额超亿元,实现调解成功率、履行率、满意率三个“百分百”,重大疑难海上矛盾纠纷当天受理当天调处结案率达90%以上。

  (二)

  立足海岛实际,我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通过建立“航行的支部”,强化海陆联动、党建联建等体制建设,破解了海上安全生产、海岛民生服务、海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难题,着力描绘“红动蓝湾”海岛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已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设置“航行的支部”43个。

  在沈家门街道,“海上枫桥经验”也逐渐落地生根发芽。针对海上矛盾纠纷预警预防难、取证固证难、信息共享难等痛点和堵点问题,该街道创新性提出“领航、织网、起锚、稳舵”海上矛调的“普陀解法”。

  红帆“领航”,即建强一支党员为核心的队伍,深化“渔港先锋”党建品牌,打造党员先锋“瀛洲红帆”船,培育海上纠纷化解“领头雁”;海陆“织网”,即构建海上移动网格,将2000余艘渔船划分为28个海上网格,每个网格以示范船老大为网格长、党员船员为网格员;平安“起锚”,即抓好“出海前、航行中、归港后”三个环节,多渠道多元化开展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等专题学习,系好渔民平安出海“第一粒纽扣”;法治“稳舵”,即坚持法治支撑、数字赋能、多元协同,推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社会治理是一项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大命题。”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普陀新路径,持续创新海上融治理中心建设,完善“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积极打造区域内“枫调渔顺”人民调解品牌,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陈发强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