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日前,区人民法院将债务人刘某某的农村“别墅”实行“强制管理”,进行公开招租,寻求以租金抵偿债务的解决方案,让申请执行人马某某看到了希望。不让判决书成“白条”,就是要千方百计破解执行难,这一强有力的创新执行值得点赞。
欠债不还,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不仅侵害债权人合法权益,还挑战法律权威。对诸如此类的“老赖”,必须穷追猛打、穷尽手段,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起“强制管理”案件,就是通过另辟蹊径让执行柳暗花明。
两名债务人8年前陆续向马某某借款60万元用于承揽工程,但2019年起因经营状况不佳而拖欠利息支付。马某某向区人民法院起诉后,法院判决两名债务人共同偿还本金60万元及利息,但债务人并未按期履行。法院立案执行后发现,两名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唯有刘某某早年在老家建有一处房产。但该农村“别墅”属农村宅基地,“外人”不得购买,本村也没有符合申请宅基地资质的村民愿意购买,此案一度陷入僵局。
房产虽然无法直接变现,但是否可以通过出租来获得租金?承办法官实地考察后发现,附近房产夏季多有出租,而该农村“别墅”内饰装修较完善且靠近海边,完全有望以租金抵偿债务。于是,接下来的“强制管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让判决书成“白条”,不让“老赖”逍遥自在,老百姓才会感到公平正义可兑现。我区法官集中执行声势大、力度足、效果好,弥补了受损权益、伸张了社会正义、维护了法律权威。一个个身边的案例反复说明,只要执行严起来、硬起来、灵起来,就没有哪个“老赖”能继续赖下去。挟雷霆行动之威、增常态执行之力,执行难终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