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浙公网安备 33090302000108号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近日,在沈家门街道小干社区长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前的广场上,一场“送文化进企业”文艺晚会精彩上演。夜幕之下,刚结束一天工作的工人们身着工装,在旗袍秀、爵士舞、越剧等节目中放松身心,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
“以前下班后只能刷刷手机,没想到现在在厂区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员工董海瑚边说边用手机录下片段,分享给家人。这一夜,对于小干社区数千名产业工人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温馨体验。
这样的暖心场景,源于我区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的实践探索。今年以来,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小干社区系统推进以“四个一”工程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即“打造一个全场景服务阵地、构建一条经济产业特色链、建强一支复合型治理队伍、健全一套数智化治理模式”,着力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社区,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小干社区地处小干岛区块,是普陀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在这片3.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29家企业,社区户籍人口仅246人,流动人口却超过5200人。独特的人口结构,曾让这里面临产城分离、服务不足、归属感弱等治理难题。
与传统城市社区不同,小干社区既要服务居民生活,也要回应企业和政务需求。“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不仅要形式多样,更要精准有效。”小干社区负责人陈静表示,此次送戏进企业,正是“四个一”中“全场景服务阵地”建设的生动体现。
为增强职工归属感,社区还开设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构建“一核多站”服务网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职工驿站等资源,由党组织牵头制定年度服务清单,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文体活动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依托链主企业开展技能比武,设立党员先锋岗,并在厂区嵌入党员责任区、红色书角等微阵地,实现党建引领与服务赋能深度融合。
产业社区,一端连着生活,一端连着生产。小干社区积极打造“经济产业特色链”,通过“企业点单—党组织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机制,实现企业诉求现场对接、当天反馈。
“目前小干社区共有党员169人,其中流动党员31人。”陈静介绍,社区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摸清党员底数,推动流动党员“落地生根”。
在治理机制上,社区纵向将党组织嵌入网格,形成“网格发现、支部呼应、社区协调、部门联动”的闭环流程;横向则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精准制定资源、需求与项目“三张清单”,并通过自治圆桌会议汇聚众智,凝聚起优化环境、集聚人才、促进协作的治理合力。
治理体系理顺了,队伍建设成为关键。小干社区打造了一支复合型治理队伍:部门助企队伍开展“1+N”红色点对点帮扶;社区志愿队伍负责调解、巡逻和环境维护;企业应急队伍如万邦兼职消防队主动融入区域消防体系;党员攻坚队伍围绕重点任务带头突破,形成党员引领、群众参与、资源整合的多层次服务格局。
数字化为产业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据介绍,小干社区将通过“一企一档”电子档案,动态管理党组织与党员,依托“掌上基层”应用实时监测劳资风险,利用“舟小聘”小程序打造智慧零工市场……“一套数智化治理模式”正让社区服务变得更智能、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