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普陀水产“金字招牌”焕发新光彩
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缪鼎汉  2025-05-23 07:37
  

  “舟山特产泥螺,海岛人家的下饭菜,数量有限,直播间的朋友们千万别错过……”日前,在舟山国际水产城的东半山水产有限公司门店内,直播声此起彼伏。红膏炝蟹、竹节虾、泥螺等各类水产品整齐码放,等待打包。

  近年来,线上经济在舟山国际水产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传统水产经营户开始“触网”转型,参与直播带货等活动。目前,舟山国际水产城新电商产业园已有近30户电商企业入驻,年直播量近万场。这些线上营销活动在拓展水产品销路、提升销量的同时,却也因部分虚假、不文明直播行为,给普陀海鲜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这一情况,舟山国际水产城将基层治理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积极构建协同治理格局,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既规范了电商直播新业态,又提升了传统市场服务水平,让普陀海鲜这块“金字招牌”焕发新光彩。

  水产城联动市监、公安等职能部门,一方面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走访抽查,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普法培训教育,同时出台并实施《舟山国际水产城网络直播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直播人员登记备案制度。通过持续加大对虚假、不文明直播行为的查处力度,有力整治了市场内的直播乱象。

  “针对水产城线上经营活动,我们积极协调对接相关经营户,联合人社、市监、公安等部门,通过与电商经营户签订文明直播带货承诺书等方式,做好劳动力、物流保障,规范线上直播、经营等秩序。”舟山国际水产城新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说。

  在线上消费热潮涌动的同时,水产城的线下经营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水产城不断健全“加工、贮藏、打包、运输、分销”全流程链条,积极探索“水产养殖基地+龙头企业+渔农民”“渔业专业合作社+水产码头+渔农民”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保障经营者、消费者、劳动力等多方合法权益,水产城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创新推出并持续优化多项服务举措。针对市场内劳动力短缺、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水产城紧密结合海岛零散务工人员的行业分布、学历水平、年龄结构、就业需求等实际情况,精心打造了零工市场。该市场不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岗位推荐、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灵活就业增值化政务服务,还配备了临时休息、手机充电、饮水取用、阅览学习等个性化服务,有效满足了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需求。

  此外,水产城还联合法院、公安等部门打造共享法庭,成为基层治理的又一创新实践。共享法庭调解室设立在市场经营区域,部分调解员由熟悉市场情况的管理人员兼任,依托“市场熟、人头熟、业务熟”的优势,能够及时发现并介入市场交易各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据了解,自共享法庭设立以来,已通过靠前指导、多方联动等方式,成功化解涉渔船、经营户、货车司机、商务谈判等潜在纠纷80余件,既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又有效提升了渔民、经营户等市场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

  舟山国际水产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完善“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新电商产业园、零工市场、“绿色直播间”等平台阵地优势。同时,积极引进商超、影院、特色酒店等文创、旅游服务产业项目,推动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引领带动普陀“一条鱼”全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张雯雯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