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创新发展观念,突破传统思维,描摹城乡发展新“底色”。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布局中,传统非农偏好的政策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农村发展积极性,加之顽固的工农业“剪刀差”,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着挑战。因此,我们要在发展思路上进行创新。在政策的制定上,不仅关注当下家庭农户经济的稳定性,更应着眼于大农业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关注以城带乡的既定思路,也要看到城乡互补的隐藏条件。此外,应当继续加强城乡信息化建设以更新发展观念。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弱侧,可以通过搭建城乡信息交互平台、组织常态化信息分享活动以实现城乡信息共通,继而实现创新活动的常态化。
抓牢“三化同步”,紧跟“两化”互动,打造工农互补新“底片”。如何让农民和农村富起来,是城乡发展布局的落脚点,其中,提高农业人口生产力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拉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依托;推动农村城镇化,是推动生产要素高效运转的有效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立的重要方法。此外,应当加强举措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促进作用,发挥好农村基础粮食保障以及稳定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好工业化对于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转型,引导企业入村,练就共谋互进新“底气”。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有了显著的升级,但从宏观上来看,“大国小农”的农业生产现状仍然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制定政策鼓励高新企业、绿色企业进驻农村,是革新农村面貌、升级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是进一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托。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引导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过渡;推动低质量低产能的旧业态逐步向兼具技术性和创新性的新业态过渡;迫使高污染、外部性强的企业逐步向高新赋能,环境友好型企业过渡。
作者:吴家楠
一审:李奕瑾
二审:周 佳
三审:缪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