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共同富裕新实践·共富争先丨精准把握 实干争先 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来源:舟山日报 2022-09-07 15:25
  

  图片由市资源规划局提供

  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提高政治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市资源规划局党委认真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精准把握党代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以“实干争先·跨越发展”为抓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履行“两统一”职责,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资源要素保障,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伟大征程。

  【共富实践】

  保障机制优化提升

  近年来,市资源规划局深入推进“强保障、优配置、优服务”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盘活指标、深化服务,切实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用地需求是保障项目的先决条件,市资源规划局全面梳理各类项目用地需求,按照项目层级、建设时序、用地类型等情况分类,清单式、预算式实施指标精准配置,同时强化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对接,“一事一档”“一事一议”落实问题反馈,实现项目需求清单动态更新。

  实施“腾笼换鸟”,以全面提升亩均效益为导向,高效统筹土地、矿山、岸线“三合一”资源。合理确定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方向和目标,通过收购储备、实施流转、改变用途及提高容积率等再开发措施,全面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对成熟地块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利用云招商平台,全方位推广我市土地市场。指导各地合理调整住宅用地供应政策,为提供多样化住宅产品创造条件。

  数字场景全面推进

  市资源规划局扭住抓牢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归集和治理,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落地生根。

  持续推进“不动产智治”改革,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对不动产产权实行全链智治。重点推进“天巡地查”试点子场景和“海洋智管”场景两个具有舟山辨识度的场景建设,加快推动数据互联共享和部门协同,支撑应用迭代升级。

  “耕地智保”数字场景应用也是我市资源规划部门近年来的创新之举,快速精准发现耕地疑似违法违规情况,确保耕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此外,如“地灾智防”数字场景应用,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更精准、灾险情通报更迅速、应急指挥更有序、队伍布防更合理。

  海域海岛深入挖潜

  立足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战略主阵地,全市各级资源规划部门全力向上级部门争取用海用岛政策支持,着眼长远,精打细算,严格监管,努力实现海域海岛资源节约高效和永续利用。

  坚持陆海统筹,不断拓展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探索实施海域使用权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联合出让,引导现代临港产业、科技项目等在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落地。充分挖掘海岛资源禀赋,扎实推进海岛特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将连片废弃盐田复垦为耕地,有效缓解海岛补充耕地难题。

  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机制,探索用海用岛新模式。通过建立海洋资源储备制度,逐步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深入推进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二级市场建设,全方位推进渔旅融合发展,助力“小岛你好”和“星辰大海”行动,打造海岛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综合治理奋勇争先

  市资源规划局坚持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照部、省“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要求,科学划定控制线,切实解决“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项目落地问题。同时根据各片区开发建设需求,进一步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全面构建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资源规划部门切实开展以“千亩方、百亩方”为重点的耕地集中连片工程,加快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推进“蓝色海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和海岛绿化美化,深化“田长制”“林长制”,完成废弃矿山治理修复任务,全力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野生动植物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加快自然保护地重要规划编制,加强“智慧鸟岛”和自然保护地应用场景建设,加大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培育力度,创新创优舟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

  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全市各级资源规划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紧扣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实际情况,创新“A+B”执法力量双下沉模式,完善执法协作机制,构建“金字塔”型执法队伍体系,助推“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落地生根。

  坚决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市及各县(区)主动作为、精准研判,强化担当、全力防范,统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灾害防御、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等重大安全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土地征收实施、建设用地出让、采矿权出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项目、土地整理、国土绿化、围填海、非法采矿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深入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共富回音】

  为跨越式发展当好“保姆”

  重点项目要落地,产业振兴要用地,百姓生活要占地……海岛海洋资源宝贵稀缺,市资源规划局高效统筹有序承接显神通。

  坚持规划引领,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亩均效益,实施“腾笼换鸟”;修复废弃盐田、利用矿产遗址……为跨越式发展当好“保姆”,还得护好绿水青山、打造“蓝色海湾”,确保资源高效、永续利用。

  重任在肩,就得使出浑身解数。“天巡地查”“海洋智管”“耕地智保”“地灾治防”“智慧鸟岛”……单是这些智慧场景,就足以体现资源“保姆”的良苦用心。

  【共富故事】

   15个乡镇(街道)来了“规划师”

  “像交通、医疗、通信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原废弃矿坑等存量空间可以活化利用”“栽种果树苗木的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近日,市资源规划局聘请的各驻镇规划师来到各地开展服务活动,就乡村振兴等与政府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探讨。

  如今,全市驻镇规划师已有17位,覆盖4个县(区)的15个乡镇(街道)。结合“小岛你好”行动等工作,各规划师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开展点对点下岛服务工作。

  “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是各地的普遍现状。”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原来乡镇(街道)搞建设,经常是班子领导一起来商量决定,但因其专业性不强、缺乏横向交流等原因,通常难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驻镇规划师制度是解决基层规划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提升基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水平和精细化治理能力推出的重要举措。

  去年10月起,我市推行驻镇规划师工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选聘镇村规划师。驻镇规划师的聘任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聘期一般三至五年。

  “一方面,驻镇规划师制度破解了‘远水难解近渴’的尴尬局面,通过给基层配备专业人员,对乡镇(街道)的发展和决策进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在市、县(区)、乡镇(街道)之间的联系上,驻镇规划师又起到了桥梁作用,促进了规划体系的下延。”该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扩大驻镇规划师的覆盖面,加大驻镇规划师的工作频度,让他们参与到海岛基础设施提升、风貌综合整治、集体经济壮大等重点工作中,助力海岛共富梦想。

  以科技促林业提质增效

  “陈老师,我们家的果树长虫了,有的还提前变软脱落了,你给我们想个办法啊!”“陈老师,村里山头林下空间那么大,有没有好的套种项目?”……自从担任全市首批“科技林长”后,市资源规划局高级工程师陈斌就常去自己负责的新城区域调研,通过与基层林业工作者和群众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在林业方面碰到的实际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科技在林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依托林业‘一张图’,我市全面推进国土绿化、护林巡护、森林督查、森林防火、数字森防等业务数据对接融通,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林业资源保护,提升及时感知、快速处理的智治水平。”市资源规划局林业处负责人说。

  2021年以来,我市已全面建立市、县(区、功能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实现四级林长全覆盖,逐步实现林长制管理常态化。去年底,我市再次探索在全市林长制组织体系中设立“科技林长”,在市、县(区、功能区)及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范围内,聘请有经验的林业科技工作人员担任本级“科技林长”,协助本级总林长科学指导、帮助、促进林业工作。

  今年5月,我市聘请10位专家为市级首批“科技林长”,聘期两年,实现各县(区)、功能区全覆盖。首批“科技林长”中,有高级工程师、林科院院长、林场场长等,他们在林业领域有各自的研究方向,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科技林长”的技术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创新和拓展林业产业发展领域,为林长制推深落实注入科创动力。同时,各县(区)也将分别落实“科技林长”人员,加快推进林长制相关工作。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