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近日,国能浙江舟山电厂三期2×660MW扩建工程项目开展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活动,首批2857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通过网笼孵化装置成功放流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当天上午,普陀西轩岛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经过技术人员现场抽样计数和规格测定后,10多名工作人员用水盆“接力”,将一盆盆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运输到放流船上。随后,放流船开至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2857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通过网笼孵化装置放流大海。该海域水温适宜、盐度稳定,预计20天内幼体将破卵,年内可形成补充群体。
“开展增殖放流,一方面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舟山取得发展后,回馈社会的实际举措。”国能浙江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健环监察部主任孙明东表示,舟山电厂生态补偿项目为期3年,总投资逾2517万元,将有力促进海域生态环境改善和鱼类资源恢复。今年,舟山电厂还将陆续放流大黄鱼、三疣梭子蟹、厚壳贻贝等8个物种,覆盖苗种总量超2.6亿单位。
据了解,我市于每年5月至10月开展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今年,全市预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约2100万元,在岱衢洋、莲花洋、嵊山岛、中街山列岛等区域放流海蜇、大黄鱼、三疣梭子蟹、曼氏无针乌贼、条石鲷等10余个物种,总数在6.6亿单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