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船舶修理量和生产总值均大幅增长,普陀长宏一季度“火力全开”
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刘四彪  2025-05-08 08:19
  

  春日的舟山普陀长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下称“普陀长宏”)3号码头,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三艘外籍船舶有序排列,工人们穿梭其间,一派繁忙景象。船坞内,技术人员正按照严格工艺标准,对船舶进行全方位“体检”——从船体除锈、涂装到设备修理、安装调试,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今年一季度,普陀长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成船舶修理39艘,实现生产总值1.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船舶修理量和生产总值均有大幅增长。面对激增的订单需求,这家企业正通过多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开年即高峰,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公司副总经理周国新表示,全球航运市场持续回暖叠加“船舶修理大年”的双重利好,让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目前,公司修理订单已排至7月中旬,制造订单更是排到了年底。

  在订单激增的背景下,普陀长宏打出了一套提升竞争力的“组合拳”。

  优化生产体系是首要之举。企业通过科学制定产能,优化进出坞流程,进一步缩短修船平均坞期;同时,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车间改造,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人力保障工作同步推进。面对产能扩张需求,企业将分包队伍由之前的800人扩充至1400人,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培养具备液化天然气船(LNG船)和液化石油气船(LPG船)修理资质的专业人才,其中多人取得高强度超低温钢板焊接等多项专业证书。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企业客户版图不断扩大,新增意大利等国际客户,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希腊等国家的航运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修理船舶类型也从常规散货船扩展到油化品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

  “效率就是生命线。”周国新介绍,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企业实现了从接单到交付的全流程优化,显著提升了船舶修理效率,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技术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企业组建了技术攻关队伍,针对化学品船修理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专项突破。目前已掌握复合钢板焊接等核心技术,为承接高难度订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季度开门红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周国新表示,企业正朝着全年10亿元产值目标稳步迈进。在航运业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普陀长宏将通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为普陀船舶修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陈发强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