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莲洋观潮
告别八“缺”,让年轻干部更有作为
 2024-12-30 10:47
  

  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徐文秀撰文,提出当下一些年轻干部大致存在“八缺八不缺”,即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怀。这不但为广大年轻干部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成长与改进的方向。

  不缺学历缺阅历,要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当前年轻干部虽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缺乏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当今社会犹如一所包罗万象的大学,基层更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应主动投身基层一线,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生百态,在处理邻里纠纷、推动项目建设中积累经验,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弥补阅历上的不足,使自己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沉稳果断。

  不缺思想缺感情,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部分年轻干部在思考问题、提出建议时,未能充分考虑群众的真实感受与需求。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唯有如此,所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惠及百姓,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不缺干劲缺韧劲,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年轻干部在入职起初往往满怀热情与斗志,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半途而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年轻干部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之志,把困难当作成长的阶梯,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顽强的毅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不缺知识缺文化,要学习领会优秀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力量。年轻干部虽然在知识储备量上不少,但在学习领会文化内涵与素养上还有所欠缺。年轻干部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领悟,提高自身的文化鉴赏力和道德修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的滋养塑造自身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领导魅力。

  不缺想法缺办法,要将思想付诸行动。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创新点子不少,但在将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上存在短板,在工作中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同时充分发扬民主精神,集思广益,不断探索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确保每一个好的想法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缺能力缺魅力,要内外兼修,弥补短板。年轻干部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方面表现尚可,但在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塑造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个人魅力不仅来自外在的形象气质,更源于内在的品德修养、诚信正直、亲和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年轻干部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感染他人,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不缺活力缺定力,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和干扰时,容易心浮气躁、迷失方向。在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年轻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初心使命,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虚荣所惑,通过学习党纪国法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身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稳如泰山。

  不缺情感缺情怀,要将国之昌盛繁荣为己任。年轻干部对身边的人和事可能有一定的情感关注,但在胸怀天下、心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情怀上还有所欠缺。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壮丽的人生篇章。

  告别八“缺”,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与自我革新中,年轻干部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作者:陈思远

  一审:吴宣蓓

  二审:周 佳

  三审:缪舟辉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