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媒看普陀
普陀打出“降噪安民”组合拳 实现城区“声环境”昼夜达标率100%
来源:舟山日报 2024-12-03 15:06
  

  “多亏了城管人员,为阿拉解决了楼下猪肉摊斩肉噪声问题。”近日,家住普陀沈家门金叶市场楼上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此前,金叶市场楼上住户反映菜场猪肉摊砍肉声扰民问题。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到现场处置,发现砍肉声音确实较大,对楼上住户生活造成了影响。经过一轮整改但效果不佳。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研究后,决定督促市场方对肉摊案板进行改造,在台板中间注入发泡材料,同时在砧板下铺上隔音减震材料。经一段时间实测,效果良好,至今没有再接到同类投诉。

  据了解,今年以来,普陀区以治理群众身边的噪声问题为切口,打出“降噪安民”组合拳。全域摸排社会生活噪声集中区域,在广场、步行街、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布设噪声监测设备,科学设定预警临界值,进行全天候动态监管。

  全区共设置了噪音监测点22处,覆盖住宅小区50余个,惠及居民10万余人。目前,普陀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的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

  智慧监管是普陀治理噪声的一个妙招。往年夏秋季节是广场舞噪声扰民投诉案高发期,而今年7月以来,得益于“广场舞一件事”应用,普陀区该类案件投诉量从原先的每月十几起降至两三起。“广场舞一件事”依托浙里办APP中的“城管综合治理”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广场舞团队和区域进行全覆盖管理,噪声监测设备接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实时采集数据,使广场舞噪声的发现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有效破解了广场舞扰民问题。

  “降噪安民”要靠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今年,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联合建立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多方齐抓共治的局面,制定实施了全区社会噪声处置流程。以小区、医院、学校附近有人用喇叭吆喝回收旧手机、电器为例,几家职能部门根据具体情节,按照“劝阻调解—立案查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三步法”进行处置,从而避免了在噪声污染治理方面权限职责不清、沟通配合不畅的现象,处理起来更加顺畅有效。据悉,今年以来,该区噪声相关案件的平均处置时长缩短60%以上。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王挺雷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