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党员队伍中的“流动大军”日益壮大。如何有效管理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成为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激发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走深入实、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精准定位识别,确保流动党员“不流失”。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之所以千头万绪,主要的“难点”“痛点”在于这类党员数量多、分布广、结构杂、不稳定,管理时缺乏“信息整合”,自然难以“精准施策”。要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流入地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对接、上门登记等方式,将党员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和随着流入发生变更的动态信息紧密融合,结合线上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确保党员“只流动,不流失”,始终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
抓牢责任落实,构建流动党员“管理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承担教育管理责任。要制定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责任清单,建立“双向管理”模式,流出地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管理主体责任,与流出党员保持紧密联系,“跟踪化”了解其思想、工作情况;流入地党组织要协助做好接收备案、直接教育等管理工作,确保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通过明确双方党组织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构建起流动党员管理网,形成“两地联动、无缝衔接”的管理格局。
强化纽带联结,激发流动党员“新活力”。流动党员因工作单位、居住地等频繁发生变动,容易与组织“脱节”。基层党组织应当强化纽带联结,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入”到“融入”,变“边缘感”“游离感”为“归属感”“认同感”。建立健全以“切实解决困难”为核心的定期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避免流于形式的“走过场”。要注重管理工作“成果转化”,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志愿活动,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履职尽责,在加强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王柘重
一审:吴宣蓓
二审:周 佳
三审:缪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