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普陀新闻
城靓村美一派风光好——统筹城乡发展20年普陀实践⑤
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殷思丹 叶晨晓 滕忠平  2024-05-08 09:15
  

  走进乡村,白墙黛瓦、路面干净,房前屋后栽树种花;走进城市,柏油路宽阔平整、绿地公园生机盎然,抬头便能赏景,推窗即可见绿……近年来,我区把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密切结合,将绿色融入城乡现代化建设中,推动城市和乡村品质提升,让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美丽乡村环境靓眼

  每天一早,展茅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把从各村收集来的各类垃圾筛选后进行压缩,之后统一外运处理,厨余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变为化肥。

  “以前村里随处都有垃圾桶,现在实行分类,环境整洁多了。”展茅环卫服务有限公司董事翁旱国告诉记者,2001年前,各村的垃圾多是无序处理,近些年渐渐发生转变,最先是统一的填埋处理,后来有了较专业的压缩外运处理。2015年,展茅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展茅街道的所有垃圾都运到场内进行压缩,再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理。2017年,垃圾分类工作在街道铺开。经过几年发展,垃圾分类从最初人人不解的新概念,变为村民慢慢接受的好习惯。

  “现在,村民凭积分在指定兑换点换生活用品,有害垃圾等也能兑换,垃圾分类激励措施提升了村民积极性。”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以往还有村民收了农产品后,随意把垃圾丢在田里,现在都会把垃圾带回家进行分类处理,慢慢养成了好习惯。

  20年来,渔农村生活垃圾从无序处理到集中收集外运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到如今“渔农村垃圾分类一件事”数字化应用的历程。“目前已构建起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可溯、分类可奖、去向可追、过程可控,处置可查的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是垃圾分类,多年的渔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也一步步擦亮乡村环境。我区按照“清、拆、建、装、配、管”工作思路,开展以整洁田园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乡村风貌大变化、颜值大提升。整治过程中,突出连片成景,推进全域共美。聚焦和美环境,实施普陀海岛乡村“八个一”工程,塑造海岛乡村画廊。突出“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海岛乡村特色,开展庭院整治提升行动,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推动“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区变景区”。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乡村重现怡人的自然风光,“人造景”也让城市充满精气神,实现推窗见绿、抬头见景。

  “公园里植被丰富、环境优美,能让人疏解一天的疲惫。”市民刘女士说,每天晚饭后,与邻居好友相约到武岭湿地散步、闲聊,已成为她的日常习惯。

  武岭湿地公园,于2015年建成,主要内容包括沿河地块绿化提升、景观桥梁建设、水生植物种植、雕塑及景石布置以及园林座椅、垃圾箱、文明牌、树名牌设置,并完善绿地配套休闲设施,完成绿道建设等。2016年,还被评为省级优质综合公园。

  “公园建设以尊重科学、专业严谨的态度,对水系整治、植物配置、地形改造等做出合理设计布局,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塑造,努力打造多样化的生态湿地群落、生态为主的城市绿化公园。”区住建局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郭嘉宁介绍,前期设计中,将水系景观绿地与周边山体河道有机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起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品质的作用。

  武岭湿地公园、莲花洋公园、海滨公园、江湾公园……一个个大公园经过装饰装修惊艳亮相的同时,普陀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散落的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取自城市中零散的小微绿地,建设成了能提供游憩的公共空间,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口袋公园的建设,有时依托周边环境提升,有时创新打造闲置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区域。

  记者从区住建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区着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依托县域海洋生态资源独特优势,高质量编制完成普陀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创建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项目4个,获评省级风貌样板区2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1个。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张雯雯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