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舟山新闻
浙大海洋学院四人团队南极科考归来
来源:舟山日报 2024-04-23 16:46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本次考察历时5个多月,在时间紧、任务重、恶劣环境频发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在考察队里,有4名来自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专家学者。昨天,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记者见到了从南极归来的浙江大学副教授王杭州、研究员王德麟,听他们讲述此次南极科考之行。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于去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去年12月26日下午6时,“雪龙2”号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起航,王杭州和王德麟随船前往南极阿蒙森海海域开展新一轮大洋调查和监测任务。此前11月初,浙江大学博士后王皓、博士生王宇迪已先行参与本次南极科考活动。

  前几年,王杭州先后参与了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MOSAiC”计划第一航段等极地科考航次,在白令海域、楚科奇海域、北极中央海冰区等地开展冰内多层位太阳辐射观测以及系统现场布放应用。此次是王杭州第一次去南极科考。“算起来,我北极去了四次,南极是第一次去,两个地方总体气候环境不一样,北极风平浪静,南极风浪比较大,气旋作用明显,使南极科考充满危险与挑战。”王杭州说,本次南极之行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布放研制的浮游生物光学成像系统,用于研究极地上层海洋生物生态变化情况;另一个是协助大洋队进行CTD操作以及潜标的收放工作。

  在浙大舟山校区的实验室里,王杭州为记者展示了曾在南大洋短期测量的一套浮游生物光学成像系统,该系统相当于一台“鱼类自拍器”。“我们在南大洋约100米水深还布放了另一套大型光学成像系统,它集成在生态潜标中,重约100公斤。”王杭州告诉记者,因为在极地,这套系统比较费电,所以该系统每天会被唤醒8次,每次工作10分钟,每分钟拍6张图,一天拍480张图,“一年之后,会回收这套系统,采用智能图像处理算法对照片中的小鱼小虾等生物进行识别分析,系统的分辨率甚至可以达到微米级。”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这也是浙大研究员王德麟第一次去南极科考。“科考船设施蛮齐全,感觉中国极地考察能力太强了。”王德麟说,这次在水下400米布放了“极地海洋生物声学探测”模块,重100多公斤,类似一个雷达,用来估算周边海域的生物密度。

  有意思的是,王德麟此次还独自前往罗斯海收集布放潜标。据了解,浙大徐文教授2022年出征第39次南极考察时,在南极罗斯海特拉诺瓦湾布放了1套综合潜标、2套坐底声学节点、1套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为我国建设以秦岭新站为基地的罗斯海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借鉴。王德麟在此次南极之行中,回收了徐文教授布放的综合潜标,将这一批宝贵数据带回进一步应用于科学研究。

  “我是在徐文、徐志伟两位教授的支持和引导下,走出了自己的科研‘舒适圈’,投身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王德麟告诉记者,当通过检测发现之前布放的潜标仍具备继续收集数据的条件时,心情十分激动。在更换电池后,又将它们进行了二轮布放,希望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据悉,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如何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已成为浙江大学海洋科研团队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已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建制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将进一步深化极地科技探索与人才培养。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 初审编辑:王挺雷   责任编辑:陈超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