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莲洋观潮
坚决筑牢公民信息安全屏障
周益名  2022-07-29 17:58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对“滴滴”公司行政处罚的决定,对该公司处80.26亿元罚款,让“滴滴”公司危害国家网络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处罚的落地,可以说是大快人心,无疑是这闷热夏日里的一抹清凉。

  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担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信息技术越来越高端,与之相应的,非法采集、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和手段也越来越具有迷惑性。如何为公民信息安全筑牢保护屏障是我国信息事业面临的深刻考题。

  实现有法必依,筑牢信息保护屏障。从网络安全法到民法典再到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施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但是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通过司法实践,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对“滴滴”公司的严厉处罚就是对司法实践的生动诠释,警示相关行业停止读取、贩卖用户信息等行为,督促各行各业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同时,各司法机关也要深入学习新规定新概念,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坚强的司法后盾。

  调动多方力量,筑牢信息保护屏障。在信息安全保护中仅靠政府的力量,常常力有不逮,需更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用户共同作为。行业和企业理应加强自查自律,在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严守法律红线。作为用户,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使用软件、输入相关信息时再三考虑,在个人信息权益受侵害时敢于维护。多方共同织密信息安全防护网,才能尽可能降低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性。

  截至去年12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筑起公民信息安全保护屏障是一场硬仗,更是对我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安心自在遨游在绚丽多彩的数字世界之中。

转发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