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

喝雄黄酒

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戴香囊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现在许多城市、乡村,仍有给孩子带香袋的习俗。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赛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插艾草

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端午节之际,我国南方地区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

栓五色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普陀新闻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04854号-1    浙公网安 备 33090302000108号